本书引进第六产业发展模式,即通过整合一二三产业,最终达到增加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效益的目的。在中国乡村发展面临农业比较效益日渐下降,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日趋不足难题的背景下,指出发展农村第六产业,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,有利于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单一,带动延伸农业产业链,催生农村新业态,提升农业附加值,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。本书重点分析不同村镇农业、牧业、渔业、文化产业的第六产业实现途径,形成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案例研究资料,为成功解决农业、农村、农民问题,实现农村三产融合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。
活化乡村业态要深层次认识乡村生活方式,从乡村特有的生活方式中挖掘乡村特色资源。寻找既能发展第一产业,又能推动第三产业,同时倒逼乡村第二产业融合发展的方法。经营好村口那家小店,需要创新新的经营方式,对村口小店原有简单的经营模式加以转型升级,探索出一条新村口小店模式。乡村需要更多的村口那家小店,形成一定的商业氛围和规模,把乡村的生活方式都以“村口小店” 模式展现,让村口小店继续为广大乡村百姓服务,延伸为向游客以及其他需求群体服务,同时能为村民谋利益,带动乡村致富,促进社会文明进步。
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“数字乡村”概念,到今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》明确提出我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,标志着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。值此之际,若能深入了解数字乡村的应用场景,势必可以更好的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,助力数字乡村建设。
众所周知,随着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,组成全新的文化和旅游部,代表着国内文化和旅游正式走到了一起,许多旅游目的地都在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新思路。其中,目的地IP形象建设已被越来越多政府关注到,而如何让它更好地运营起来,带动当地旅游资源的盘活,以及产业体系的发展,是目前目的地品牌建设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困境和挑战。